|| 您好,欢迎访问传世家谱编纂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加入收藏  |  常用网址  |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修谱指南
我国古代官职称谓
发布时间:2014.03.18    新闻来源:admin   浏览次数:

编纂谱牒,要懂一点古代各朝官制的知识,这对辨析考证真伪极有帮助。我国封建官制繁杂多变,官名“花样百出”,不是仅有一般历史常识者就能谙悉的。出现在某些族谱的撰序者和人物的官职称呼上,以及某朝行政区划、地名的错误,虽不足为怪,但它对族谱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极大的。下列的历代官职名,是从《文史知 识》(1985—1987年)上连载的《中国历代官制讲座》中辑录的,肯 定不会完整无缺,只能说主要官名基本正确。若有疑问,可查阅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但愿这些资料,能 对各地修(编)谱,尤是考证工作有所参考价值。为修谱实用起见,只辑录东汉、唐、宋、明、清几代官名,元及其他的略了。
  (一)东汉官职称谓
  [中央机构](“三公”徒拥虚名,无实权一一辑者)太傅(上公)长史令史御三公(太尉司徒司 空)太常太史令丞明堂灵台丞博士祭酒太祝令祠 祀令太卜令卫尉卿史黄阁主簿省录众事阁下令史记 室令史门令史文书光禄勋郎五官左右中郎将左右 三署郎中郎侍郎郎中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议 大夫议郎谒者谒者仆射常侍谒者灌谒者郎中给事谒 者太仆鸿肿廷尉丞相御史大夫令史宗正少府司农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主虎贲宿卫左、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左、右陛长主更值羽林中郎将羽林郎羽林左、右骑 奉辛都尉驸马都尉驸马骑都尉羽林骑公车司马令尉 南宫卫士北宫卫士左、右都候司马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长乐厩令承华厩令廷尉正廷尉左监左平诏狱 大鸿肿大行令令郎家令部丞太仓令平准令中准 令导官令大司农侍中祭酒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 侍中传郎中常侍常侍小黄门黄门令中黄门尚书令 左、右仆射吏曹民曹客曹中都富曹令史常待曹符 节令尚符玺郎御史中丞书侍御史侍御史蓝台令史司 隶校尉执金吾缇骑导武康令将作大匠左、右校令太子 大傅大长秋太子少傅太子率更令舍人更值庶子太子 家令太子门大夫太子中庶子太子洗马太子中盾(读yu) 太子卫率门卫士
  [军阶名]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度辽将军前、后、左、右将军
  (文官)长吏司马从事中郎椽属令史御属 (武官)校尉(部)军候(曲)屯长(屯)军司马 假司马假候别部司马门候城门校尉卫尉北军中候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长水校尉中候 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 禾都尉都护戊部候西域副校尉西域长吏伊吾司马
  “西园八校尉” 一一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 校尉助军校尉右校尉左校尉佐军校尉
  [爵、封]王(皇子)诸侯关内侯县侯乡侯亭侯 特进秦朝请 朝侯侍祠侯猥诸侯奉祀侯 [地方官称]
  (州部)司隶校尉从事史一一都官从事功曹从事别驾 从事簿曹从事郡国从事假佐门亭长功曹书佐簿曹书
  佐都宫书佐典郡书佐考经师月令师河南尹(掌京师) 奉朝请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州牧刺史治中从事 (郡国〈郡级?)郡傅郡相郡长史郡中尉郡郎中令 郡仆郡大夫郡郎中治书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苍 长祠祀长
  (侯〈县级?)侯相家丞庶子
  (列郡)太守长史郡司马邵都尉丞关都尉辽西 西部都尉属国都尉陇西南都尉金城西部都尉右扶风都尉 京兆虎牙都尉郡太守功曹史五部督邮书椽门亭长主 记室史书佐幹守长长吏牧守
  (县、乡)邑令邑长县丞县尉(长吏)佐史(少 史)主簿功曹狱椽廷椽上计县三老秩啬夫乡 三老游徼乡佐亭长里魁什伍障塞尉士史尉史 盐官铁官工官水官
  (二)唐五代十国官职称谓和道名
  [中央机构]中书令(宰相)侍中(宰相)尚书令(宰 相)检校诗中左、右仆射(宰相)黄门侍郎中书侍郎 中书舍人给事中知制诰御史尚书侍郎左、右散骑常侍 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左、右丞左、 右司郎中左、右员外郎起居舍人郎官尚书郎省郎秘 书监加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起居郎太子 左、右赞善大夫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太子詹事供奉官大 夫治书侍御史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台端左肃政台假检校试摄员外内供右肃政台 司录参军秘书郎监殿中监少监阿监宫尹卿少卿 国子祭酒国子司业博士助教北门学士司天监都水 监大学士学士太府少卿大匠使者大理丞大理正 大理司直大理评事军器监大将军将军六军辟仗使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翰林学士承旨学士校书郎盐
  铁转运使制度支事知度支事度支使户部使租庸使三 司使枢密使经略使大丞相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参相 府事崇政院使副使判官
  [地方官称]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上佐录事 参军事曹参军事判司县令县丞县尉主簿录事司 功参司仓参司户参司法参司兵参司士参巡察使按 察使安抚使藩帅牧尹少尹留守节度使大都督 长史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都督都护大都护副大都 护副都护采访使都团练使都防御史都知兵使都押衙 都虞候都教练使都指挥使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 记支使推官巡官监军使副使小史侍御史河渠令 河堤谒州司士参军老渠长斗门长
  [唐代武散官、文散官及勋官](散官、勋官,是授予它 的一种称誉,甚至是虚封,其实只是“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 不理事”《元稹集》卷11一一辑者)
  (武散宫名称)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冠 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怀化将军元麾将军归德大将军归 德将军忠武将军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宣威将军明威将 军归德中郎将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怀化郎将游骑将军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怀化司阶振威校 尉振威副尉归德司阶致果校尉致果副尉怀化中候翊 麾校尉翊麾副尉归德中候宣节校尉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御侮校尉御侮副尉归德司戈仁勇校尉仁勇副尉怀化 执戟长上陪戎校尉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文散官名称)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金紫光禄 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 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议郎承议郎 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 徵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勋官名称)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
  附:[唐代地方道名](唐置之道,形式上是划分包括州 郡县在内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单位,实质是中央对地方州郡的监督 区域,故无正式官制与官职,只派使差遣,如“釆访使”等。安 史之乱后以方镇统辖诸州,但“道”仍作为地理区域名继续使 用。现以唐开元二十九年建制为准的15道名列于下一一辑者)
  京畿道关内道都畿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 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陇右 道剑南道岭南道
  (三)宋代官职称谓和路名
  (说明:北宋、南宋统治者,为削弱各级长官权力,将权 力集于皇帝一身,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精心 设计了一套特别复杂多变的官僚制度,从而造成了两宋庞大且不 断膨胀腐朽的官僚队伍和数量惊人的军费开支,给人民和国家带 来极沉重的财经负担,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是两家所以长 期积弱的根本内因。
  宋代官制有五大特点:一是官员的官称和实际职务基本分 离;二是文官按官阶分为选人、京官和升朝官三等,武官按官阶 分为使臣、诸司使、横班三等;三是官员的寄禄宫名称前大都加 上“权” “、判”或“行”、“守”、“试”等字,以示职事官 与寄禄官的关系;四是一部分附加性官衔无实际意义,几乎变成 了单纯的虚衔;五是官员的官衔颇为繁杂——如宋理宗开庆元年 (1259)吴潜的头衔为“观文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沿海制 置大使、判庆元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金陵郡开国公、食邑五千 九百户、食实封一千七百户”。其中只是“沿海……兼管内劝农 使”是受皇帝差遣的职务,其他均是虚衔;而所谓“劝农使”又 是大都差遣都必须兼任的,以示朝廷重视农业生产之意。
  另外,宋代官僚统治阶级在官员丧失世袭爵位和封户特权
  的情况下,为确保“世守禄位”,参照唐制,制订了扩大中、髙 级官员荫补子弟或亲属的制度,叫做“恩荫制度”。通过恩荫, 每年有一批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亲属或亲信获得低级官衔或差 遣,以致到了臣僚之家和皇亲母后外族,“皆奏荐略无定数”, 不问才德,都居禄位,甚至“未离襁褓,已到簪绅”。据统计, 宋代的州县官、财务官、巡检使等低、中级差遣,大部分由恩荫 出身者担任。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上述告示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古人的官职、官衔,应 平淡视之,不要曲不离口地津津乐道,甚至盲目且庸俗地引为光 环。一一辑者
  [中央机构]
  (中书门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即正宰 相)参知政事(副宰相)门下侍郎平章事国平章事尚 书今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宰相)中书侍郎尚 书左丞、右丞太师太宰少宰平章军国重事同平章军国 事节度使亲王枢密使留守使相检校官开府仪同三 司检校太傅中太一宫使
  (枢密院)知枢密院事(即枢密使)同知枢密院事(即副 枢密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都承旨副都承旨 编修官执政官“宰执”知开封府御史中丞
  (三衙)都指挥使副部指挥使都虞候副都虞候都点 检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三司)三司使计相三司副使盐铁使度支使 户部使盐铁副使度支副使户部副使 (翰林学士院)翰林学上承旨翰林学士直学士院学士 院权直翰林权直翰林侍读学土翰林侍讲学土崇政殿说书 经筵宫知制诰
  (一般中央机构)
  门下省一门下侍中(有名无职)门下侍郎“判门下省 事”(实权职)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 给事中起居郎
  中书省一中书令(有名无职)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 (实权职)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 右司谏右正言
  尚书省一尚书令(从不委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实权 职)“判吏部事” “判户部事” “判礼部事” “判兵部 事”侍郎郎中员外郎工部尚书给事知三班院事勾当 三班院少卿监知院同知院主簿吏部尚书左选吏部侍 郎左选吏部尚书右选吏部侍郎右选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官告院主管官户部尚书左、右曹侍郎礼部尚书刑部尚书 提点官提辖官监官
  寺监一 “判本寺事”卿少卿丞主簿“判本监事” “同判监事”祭酒司业太学博士监少监 御史台一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台长) 侍御史知杂事 侍御史殿中侍御史 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里行” 推直官司谏正言知谏院事左、右谏议大夫
  其他官名一判祠部事提点刑狱公事大学士学士侍制 秘书监丞著作郎閤门宣赞舍人签书判官厅公事军判 监判州录室参军军转运司勾当公事军节度判官承直郎 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政郎修职 郎迪功郎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承务郎 承奉郎承事郎宣义郎宣德郎宣教郎承务郎以上太子 中允内殿崇班通直郎开府仪同三司修武郎太尉“升 朝官”侍从官常参(日参)官六参官朔参官“祗应官” 左、右供奉班三班借职三班奉职殿前承旨左、右班殿 直左、右待禁东、西头供奉官“小使臣”内殿崇班内
  殿承制閤门祗候“大使臣”皇城使供备库使(诸)司副使 武德大夫武显大夫武节大夫武略大夫武经大夫武义 大夫武翼大夫武德郎武显郎武节郎武略郎武经郎 武义郎武翼郎内客省使客省使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 閤门使直秘阁西上閤门使客省副使引进副使东上閤门 副使西上閤门副使宣正大夫宣正郎东、西上閤门通事舍 人节度观察留后(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拱卫大夫御器使御营司使前军统制朝奉大夫尚书支度 员外郎朝散大夫充理检使
  (爵、封)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 公开国县公开国候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食邑食实 封(封爵和食邑、食实封都没有子孙世袭的规定一辑者)
  [地方官称](自宋太宗始,实行路一州一县三级建制, 终宋一代不变一辑者)
  (路级官名)“某路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简称转运 使)都转运使劝农使提点市舶使转运副使转运转宫 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准备差使“提点某路刑狱公 事”(简称提点刑狱、提刑)检法官“提某路常平条盐公事” 提举常平使提举茶盐使“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管勾安 抚司事安抚使经略安抚使安抚大使马步军部总管、副总 管参议官参谋官指使准备将领准备使唤主管机宜文 字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发运使发运副使发运判官经制发 运使大发运使制置使制置大使总领
  (州府军监级官名)“权知某州军州事”知州 “判某府 (州、军、监)” “通判州军事”(简称通判)录事司户 司法司理等参军节度使书记观察支使判官推官知 府尹少尹“权知开封府事”司录功曹仓曹户曹 兵曹法曹士曹等参军厢官
  (县级官名)判县事知县县令兵马都监(升朝官) 监押(京官)丞知县丞县丞主簿尉镇将监官寨
  官都巡检使同都巡检使巡检使同巡检使都巡检巡检 附:[宋代行政区划一路名]
  京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河北 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秦风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东京 东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成 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州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 西路
  (四)元朝官职称谓(略)和行省名 附:[元朝行政区划一一行省名]
  中书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 省宣政院辖地(吐蕃地区)哈密力北庭哈刺火州察合 台汗国
  (五)明代官职称谓和省名
  [中央官](明代废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以强化 封建专制统治,但中后期的内阁大学士,实权仍相当丞相一辑 者)
  吏部一尚书(或称冢宰、太宰、天官、吏书)侍郎(或称 少宰、吏侍)郎中选郎都给事中
  兵部一尚书(或称枢臣、无枢、本兵、司马、大司马、夏 官、兵书)侍郎(或称少司马、兵待)郎中都给事中
  户部一尚书(或称地官、司徒、大司徒、司农、大司农、 大农、饷臣、计臣、户书)侍郎(或称户侍)郎中(俗称度 支郎)员外郎主事
  仓场尚书仓场侍郎督响侍郎督理钱法侍郎 刑部一尚书(或称秋卿、秋官、司寇、大司寇、刑书)侍 郎(或称刑侍)郎中主事
  礼部一尚书(或称春官、春卿、宗伯、大宗伯、礼书)侍 郎(或称少宗伯、礼侍)“羽流”
  工部一尚书(又叫司空、大司空、冬官、冬卿、工书)侍
  郎(简称工侍)郎中(又称冬曹郎)员外郎主事(称匠作官 属)
  都察院一见后[监察官]
  大理寺一正卿(或称棘卿、廷尉、大廷尉)
  通政司一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或通参)给
  事中
  太常寺一太常卿少卿寺正 光禄寺一光禄卿少卿寺正 太仆寺一大仆卿(又名冏卿)
  詹事府一詹事(或称詹长、宫詹)少詹事左、右春坊大 学士洗马正书校字
  国子监一祭酒(又叫司成、大司成)司业监丞典簿 典籍典撰博士助教学正学录
  翰林院一掌院学士侍读学土侍讲学士赞善侍诏中 书舍人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
  鸿胪寺一鸿胪寺卿(亦名鸿胪)署正鸣赞序班 尚宝司一尚宝司卿(又叫符台、玺卿)少卿司丞(又叫 玺丞)
  顺天府一府尹(亦称京尹、大京兆)府丞 五军都督府(即大都督府)一左、右都督司马 [地方官]
  (省级)(“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既是官府名称,又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划组 织)一左、右布政使(又称牧伯、方伯,俗称“藩台”)参政 (或称大参)参议(或称少参)
  提刑按察使司一提刑按察使(亦称按察使、按台、臬台、 外台、廉使)副使佥事分巡道监司官曹郎给事中 兵备道(即整饬兵备或兵备副使,又叫兵宪)提学道(即提学 或提督学政)
  都指挥使司一都指挥使(简称都司,又叫都阃)都指挥同
  知都指挥佥事现任管事带俸参赞军务卫指挥使卫指 挥同知卫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所镇抚百户 总旗小旗守御千户总兵
  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都督同知都督佥事 将军将军镇守总兵分守总兵协守总兵
  (知府级)
  知府(又叫大府、 通判(俗称别驾) 训导 (州级)
  知州(或称刺史、 训导
  (县级)
  知县(或称县主、
  太守)同知(俗称司马) 推官(俗称司理或司李)
  府学:教授
  州牧或牧令)同知判官州学:学正
  巡检弓兵
  县尹、大尹、亦称父母官)
  县丞主簿典史(号四老爷)驿丞仓官 县学:教谕训导司狱 [监察官]
  都察院是明朝的监察总机构,具体官职名如下:
  左、右都御史(亦称台长、道长、都宪、都堂大中丞内台 简称左都、右都)
  左、右副都御史(亦称副都或中丞)左、右俭都御史(亦 称佥都或中丞)一以上一概以“侍御”尊称之,又一概称之为 “风纪官”或“风宪官”
  都御史外差官名一总督(一称制台)总制提督参赞 赞理;巡抚(一称抚台)抚治巡视参赞军务提督军务经 略督师监察御史
  巡按御史(又名巡方御史或称按臣)给事中(又称谏官, 或叫给会)主事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吏垣都谏台谏 官(亦称台省官、言官、台琐清班、科道它)
  [内阁与宦官](宦官名略一辑者)
  内阁大学士直文渊阁掌文渊阁事人文渊闻办事阁臣 阁老知制诰东阁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大学士的另称:宰臣宰相辅臣宰辅首辅 (首措、元辅)次辅(次揆)群辅
  [加官、兼官、勋、爵和散官的称谓](大多是虚衔一辑
  者)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 东宫六傅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 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左、右柱国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尹资治少尹 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上护军护军上 轻车都督轻车都督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 骑尉武骑尉上柱国王爵子爵男掘公侯伯资善大 夫资政大夫资德大夫中奉大夫通奉大夫正奉大夫昭 勇将军昭毅将军昭武将军怀远将军定远将军安远将军 等等
  附1:为说明明朝官职品种的多样化,下举明中期文臣王翱 的墓碑标题为例(括弧内字辑者所加):荣禄大夫(阶官)太子 太保(加官)吏部尚书(本官)赠特进光禄大夫(赠阶)太保 (赠官)谥忠肃(谥号)王公神道碑
  附2:[明代行政区划一布政使司(即省)和都司等名]
  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 州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亦力把里 鞑靼瓦刺山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
  (六)清朝官职称谓和省名
  (说明:从满族作为一代的统治民族看,除封建中央专制 主义在不断加强外,其民族特点在官制改革上的反映,有以下几
  一、清沿于明而不同于明:内阁六部皆沿于明,明大学士 以五品官入阁办事,故尚书、侍兼大学士,清则反是,大学士为 正一品,故兼备部尚书,领班非亲王即满大臣。
  门皆为明代所无而为清所独创。
  三、明一官一职而清为复职:清则有一汉官必有一满官, 大学士满、汉各二人,部院寺监皆为满、汉复职,满员掌印,汉 员主稿,且满员之位次在汉员之前。
  四、清代官制之民族特点:一为京师贵于外官,京官多为 满员;二为文官尊于武官,但满员文武不分途;三为满官重于汉 官,殿阁汉大学士在满大学士之下,九卿会议事件,汉官群相画 诺而已。
  另外,清代官的身份亦有官、吏之别。自一品以至未入 流,按吏、兵两部的铨选而任命者为“官”或“官员”。吏则不 同,非经两部铨选而任事者为“吏”,通称“吏员”,凡内阁供 事以及各部院的经承、书吏、承差、典史、攒典等,均属于没有 为官资格的束员之不同称呼。
  文官出身有正、偏二途。正途分三类:1、科目一由科举的 进士和举人授官者,称为科甲出身;2.贡生一由恩、拔贡生出 授官者,称为学校出身;3、萌生一 “恩萌生”为有大庆典而得 官位者;“难萌生”为死难官员子弟授官者,称恩荫出身。
  偏途有二,荐举与捐纳。荐举分为三:1、孝廉方正及山林 隐逸之士,可不按时荐举;2、特科,如博学鸿儒、博学宏词、 经济特科,皆出特恩,亦非按时举行;3、优行生员,为各省学 政于常科之外识拔之士,列于生员之内。捐纳之例,始于康熙十 二年(1673)以后,凡京官郎中以下,外官道府以下,皆可捐资 而得虚衔,实它止于知县以下。后来捐例日滥,凡捐资多者,即 可得知府以下的实官。论资多寡以取其等,官职成为商品,吏治 殆不可问。一辑者)
  [中央机构官名]
  内三院(入关前,内弘文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一承 政参政启心郎
  内阁(乾隆初定“三殿” “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 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一大学土协办大学士大学士 兼军机大臣(“真宰相”)
  六部一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满语, 文书之意。只授满人)
  寺、监一皆沿明制
  宗人府一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府丞主事经历 八旗一牛录额真牛录章京族长总族长 理藩院一尚书左、右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 内务府(全称为总管内务衙门)一一总管内务府大臣(简 称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
  军机处(非正式衙门,其官亦非实官)一一军机大臣上学 习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或称军机处行走,简称军机大臣,俗 称“大军机”)
  章京(满语,官员之意,后成专用官名)军机章京上学习 行走军机章京上行走(简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领班(即军机大臣之首者)
  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或称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一领班总理大臣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一(后 改外务部,乃今外交部名之由来一辑者)
  [地方官职名]
  (省区一级一督、抚)
  总督(辖两省以上)巡抚藩(布政使司代称)臬 (按察使司代称)布政使布政副使参政参议分守道员 按察使按察副使佥事分巡道员粮、河、驿传、盐法等 专职道员将军驻藏(青)大臣帮办大臣 (省二级一府厅)(府后名为“厅”)
  知府府尹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照磨司狱巡检 (省的基层一州县)
  知州州同州判知县县丞典史主簿“父母 官”经制书吏(又称典吏、前吏,俗称书办或稿公)经书 (即帖写)清书(满文文书)攒典(即吏役之通称)门子 (或称门级、门上,即收发、传达)差役(又叫听差、跟班) 家丁(又叫底下)皂隶(或称衙役,即仆从)马快与步快 (即捕役)铺兵、驿站、台站(均称委员,即邮传)民壮 (又称亲兵,知县的贴身兵勇)禁子(管狱囚的头头)刽子 手仵作(验尸者)阴阳生幕宾(俗称师爷)甲长保正 (即保长)保副
  (西南地区的土司土官名号)
  土司名号一宣慰司宣抚司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 主官名号一土知府土同知土知州土通判土经历土 知事土州同土州判土推官土吏目土知县土县丞土 主簿土典史土巡检
  土司土官可世袭,无子弟者,即以其妻袭封。这是清一代 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雍正时对西南滇、黔、粤西三 省实行“改土归流”。据考,改流后隶云南的有四府(东川、镇 雄、普洱、乌蒙)、四县(会泽、普洱、思茅、思安);隶贵州 的有七同知(长察、八寨、古州、清江、正大营、郎岱、台 拱)、五通判(威运、丹江、都勻、都江、归化)、一州(永 丰);隶广西的有二府(泗城、太平)、二厅(明江、龙州)、 二同知(庆远、柳州)、一通判(太平)、五州(西隆、东蓝、 宁明、归贤、奉议)、一县丞(崇善)。凡已改流的府、州、 县,官制与内地同。在东北二省、外蒙古、内蒙古、新疆、西藏 和青海等地区的官制,清朝都分别地特殊设置,在此均略一辑 者)
  附:[清朝行政区划——省名和区域名]
  直隶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
  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 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乌里雅苏台内蒙古 六盟套西二旗察哈尔青海西藏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谈古论今 更多>>   
杨震过洞庭湖
洞庭湖纵横800里,传说常有河神水妖作怪。有一句古谚:“斗米过洞庭,石米也是过洞庭… 2014-05-04
独拳者 独权也
杨坚为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传说他的母亲吕氏在生他的前夜,曾梦见腹内苍龙盘… 2013-05-06
程门立雪
成语“程门立雪”,今用来比喻学生尊师重道的执着与专一,其典源出于宋代杨时的一段… 2013-05-06
产品展示 更多>>   
中国汉典  |  繁简转换  |  备案查询  |  皖西杨氏网  |  六安论坛  |  常用网址  |  凤凰网  |  腾讯网  |  优酷网  |  百姓网  |  黄页88  |  赶集网  |  新浪博客  |  影视大全  |  首商网  |  京东商城  |  央视网  |  众生网络  |  昵图网  |  物流查询  |  传世家谱编纂服务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  开发平台  |  中国谱志  |  公众号登录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  www.0564jp.com  传世家谱编纂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六安市皖西路156号锦绣花园内活动中心大厅    公司电话:0564-3281988   业务手机:15955958111   办公邮箱:281795888@qq.com   ICP备案号:皖ICP备14004221号